毛线编织的岁月要不是看到同事拿来一团旧毛线,想织一个帽子,我几乎忘记自己曾经织过毛衣了。那些琐碎的星星点点,陈旧得象出土文物,没有光泽,却熠熠闪着智慧的光。
我织的件毛线活,还是上师范的时候,织的一条雪白雪白的围巾。是用两股腈纶线合在一起织的,很长很长,在脖子上绕一圈,一头拖在胸前,一头甩在背后。象电影里江姐慷慨就义时的装束,酷酷的。当时正值花季年龄,有着近乎狂热的猎奇心理,看到眼里的,拿在手里的,存在心里的一切,都象是清冽冽春天的早晨,闪烁在嫩草上的露珠,被太阳折射出炫目的光芒。新奇,恬静,又热情奔放,常令我们分不清季节,搞不清方向。
毕业那年,住在单身宿舍,有更充裕的时间与青春对视,白天的喧嚣过后,牵挂便藏在泪珠里,想家,也想起了远在乡下的父母。于是,关掉附在耳边的收音机,揣着一个月的工资,跑到街上,买了二斤中粗腈纶线,想在毛线的缠绵伸缩中,织进浓浓的思念。
实践总比想象来得具体实在。织起来才知道,这细细长长的毛衣针在我手里,远不如手拿着书本踏实,织织拆拆N次,问了同事N遍,被同事手把手扯着教了N天,在讪笑与自嘲、沮丧和欣喜的交替更叠中,看着毛衣一圈圈长大,心里的温暖和自豪也一圈圈厚实起来。终于,锁边,缝袖,大功告成。迫不急待地拿回家,母亲一试,毛衣太瘦!领口太小!象一件铠甲箍住了上半身!母亲笑了,我哭了。
时间总是在不经意间,从指缝里偷偷溜掉,仿佛只是睁眼闭眼的工夫,我便成了户口本上的户主。时光冲刷掉挂在腮边的青涩,也磨砺着当初的稚嫩,我也长成了路边枝繁叶茂的大树,不再是田里黄嫩的青苗。工资不高,生活的程序却删减不得,只好因陋就简,能省则省。那几年,织毛衣,成为我八小时之外生活的补充。指间缠缠绕绕的毛线,夹裹了生活的色彩,也不再是单一的颜色,有山有水,有花有云,或灰暗,或亮丽,或模糊,或清晰。织给老公的,是厚厚重重的默契和感激,织给孩子的,是浓得化不开的关爱和希望,织给自己的,是浸润在小家里,相依相伴的一份好心情。
伴随着时间的游走,我们现在的生活,也象乘上了快速平稳的动车,高科技深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,先进流程生产出来的毛衫,无论在手感,做工,花色各个方面,都是手工制作无法企及的。市面上,羊绒,驼绒,提花的,印花的,粗针的,细针的,还有叫不出名字,说不清质地的毛衫,林林总总,价格便宜,时尚新潮,谁还会费力不讨好地去织那些有碍观瞻,又失身份的毛衣呢。
细细长长的毛线,承载了生活的酸甜苦辣,人生的悲喜冷暖,体验了观念的变迁,也丰富着生活的内涵。
今天多亏同事的那团毛线,勾起了萦绕在我心中,无法释怀的毛线情结。于是,不管三七二十一,抢过来,指间缠绕,起头,织圈。重温那段尘封多年的旧梦。
免责声明:本商铺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,一比多公司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。
友情提醒:为保障您的利益,降低您的风险,建议优先选择商机宝付费会员的产品和服务。